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所谓能力问题,80%都是态度问题

  • 分类: 企业新闻
  • 作者:超级管理员
  • 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22-10-09 08:50:24
  • 访问量:321
职场上有句话,“TA 这是能力问题,工作态度还是好的”。通常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能力问题”似乎就比较容易得到谅解。

抛开时代、机缘、天赋、性格、出身、早年教育等这些我们无法全然掌控的因素,或许将我们的个人“能力”划定在某个范围内,还有一部分是态度问题。

过去的态度,决定了现在的能力;现在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能力。因为“态度”就是,你想把自己“能力”的边界,推到多远。

01
有态度的人
不要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差不多”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一句口头语。很多人学习上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应付了事;生活中粗心大意、随意邋遢等等,其实都是“差不多”心理使然。

“差不多”心态看似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若干个小的“差不多”,集中起来就会导致“差很多”。

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上错一点、下错一片,长期下去对工作对事业不利、对自身成长不利、对单位形象也不利。

其实质是一个态度问题,与能力基本无关,但与一个人的品行、性格、习惯有关。

鲁迅先生曾专门批评过“马马虎虎”现象,胡适先生还写过一篇寓言故事叫《差不多先生》,这位“差不多先生”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最终因为找错医生而一命呜呼。

故事虽然滑稽可笑,但其处事方式,至今仍是不少人的写照。世界上的事最需要“认真”,也最怕“认真”。

所以一定要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时刻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要做,就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以一种“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的劲头,才有机会去承担更大责任,赢得更多的胜利。

02
有态度的人,擅长学习

1.从别人身上学习

职场上能力比较强的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留意“别人是怎么做的,什么方法能帮我做得更好”。

他们的“雷达”始终开着——留意前沿趋势,琢磨前人经验,敏感更优方式。就好像少年时那些学霸,总关心别的学霸用什么参考书、做什么题库一样。

职场上的技能,包罗万象,动态发展,并没有一本“工具大全”可以让你读完一劳永逸。怎么写清邮件、怎么有效开会、怎么管理时间、怎么活跃气氛……放眼望去,是日常中许多人在给你示范。

这一本本打开的书,看我们是否愿意去阅读、去琢磨、去实践。是在点滴中,我们慢慢地武装自己,变得更高效。

2.主动自学

有过孩子的妈妈,大约都讨论过孩子吃饭的习惯问题,会有些孩子需要大人满世界追着喂。

当我们成年后,职场上也有“等投喂”和“自己吃”的大人。前者需要一点推动,后者自己买菜、自己点菜、自己搜索菜谱学做菜。

有能力的人,对未知的世界,有“我可以”的态度。面对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资料,可以跟人请教,可以买书上课,可以看帮助文件,可以边试边学……

这世界上肯定有挑战智商极限与情商高度的事儿,但阻挡我们的,往往是“这没意思,这很难吧,我不行吧,以后再说”的状态。

是否能够自己动手、探索新知,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能走得多远,变得多强,过得多好。

03
有态度的人
更多秉持成长型思维

《终身成长》一书中谈到两种思维: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更在意他人的看法和对自己的评价,会急于向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担心自己被否定。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更关心自身能力的提高。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一般都有害怕失败、回避挑战、故步自封、追求完美的特点。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挑战、坚韧刻苦的特点。

这两种思维模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它们决定了我们如何想问题、如何做事情、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如何处理好与同事下属之间的关系......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比如,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板崇尚精英主义,强调个人能力,不喜欢团队合作。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板看重团队协作,并善于接受他人建议。

再比如,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很难自己走出失败的经历,总把失败原因归为外界的影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更会通过复盘来分析:这次没有做好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次如何改善。

04
哪有什么能力问题
不过都是态度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能力范围内做事情,你会觉得非常舒适。而当你所做的事情超过你的能力边界时,你会觉得非常沮丧、痛苦和迷茫。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面临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往往第一反应是拒绝,即使这可能是个机会,也会摇摇头说:“我目前的能力做不到,我不会。”

而如果在平行时空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人,遇到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认真分析做好这件事背后的机会,并通过完成这件事,倒逼自己学习,积累能力,一步一步打怪升级。或许,这就是与前者拉开差距的开端。

举个例子:

1997年,脱不花在一家做广告代理的小公司打杂,那还是一个“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时代。

当时中华民族园西门有个酒吧叫“广告人沙龙”,每到周末晚上,都会有广告圈的名人来做免费讲座,脱不花经常去蹭听。

某个周末,脱不花在那里听了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的湛国祥的讲座,当天的主题是《如何做提案》,脱不花觉得“提案”这个词高大上,是国际级广告公司才做的事,她们用的词都是“汇报”,那一天是脱不花这辈子第一次听说有个词叫PPT。

湛国祥讲完被听众团团围住,还没资格拥有名片的脱不花鼓足勇气浑水摸鱼钻进人群里拿到了湛国祥的一张名片。

一个月后,脱不花所在的公司有幸接到一个大客户邀请,去提案竞标。当时对这个小公司来说,是个大机会,全公司开始讨论。

脱不花虽然是个打杂的,但听着听着很兴奋就说了一句:为什么跟我在讲座上听湛国祥老师讲的不一样呢?

结果大家看了眼脱不花,虽然不耐烦但还是问了句:你说咋搞?

脱不花一下被问懵比了。

若是一般人,可能也就会想“我就是个打杂的,也不懂,瞎掺和干啥” ,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脱不花不是,她要回答你。但她不懂啊,不懂没事,去搞懂啊。

然后脱不花翻出了湛国祥的名片,对着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发了会儿呆,然后竟然咬着牙把电话拨过去了。

结果,电话是秘书接的,说湛老师在开会。

脱不花又鼓起勇气说:请转告湛先生,我是在广告人沙龙上听过他讲课的一名学生,我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他,能否请他给我回个电话?

结果过了一会儿,湛国祥真的拨过电话来了。脱不花说她接过来讲了这辈子最二的一个电话:“湛先生,我是一个小朋友,一个月前我听过您讲如何做提案,现在我们有机会做提案了,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请问您能帮帮我吗?”

没想到,脱不花直接把湛国祥约出来了,而且是约的当天中午。定了地点,脱不花抱着尚未准备好的材料就跑去见湛国祥了。湛国祥看了说:内容再改来不及了,我建议在形式上下功夫。

于是他给脱不花讲了:怎么用PPT这个软件、到哪买投影胶片、怎么制作和保胶片、应该用什么样的文件夹来装胶片比较美观等等。

其实,哪是什么内容来不及改了,形式也来不及了,因为那天晚上他们就要赶火车去见客户了。

不过这不是脱不花的作风,她竟然决定:干!和湛国祥分开后,她就飞奔去买胶片等物料,然后再飞奔回办公室做文件,经历了打印机复印机各种卡纸事故,她竟然在同事必须去赶火车的最后时刻搞定了!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竞标失败了,但脱不花说那个失败的提案给她带来两个后续好运: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东湖高新产业创新基地7栋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027-299
VIP客服热线:027-88872077
邮箱:sales@whrqkj.com

版权所有©瑞气节能        鄂ICP备18025148号